这个金秋,新疆博湖县以“现象级”的姿态,强势闯入全国文旅市场的视野。据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数据,自10月2日起至6日,连续五日,博湖县每日接待游客量均稳稳站在10万人次以上。10月1日至6日,全县累计接待游客量70.16万人次。
在这场文旅盛宴中,博湖县博斯腾湖的三大核心景区——大河口、莲海世界、白鹭洲,如同三枚各具特色的磁石,精准吸附着不同圈层的游客,共同勾勒出一幅“全域皆景、全程精彩、全业联动”的生动图景。其背后,是社会大众对“诗与远方”的深切渴望,更是博湖县深耕“文旅融合”,从单一门票经济向复合型体验经济成功转型的深刻印证。远处沙山连绵,近处碧波万顷,绘就了博斯腾湖独特的自然景观。
10月6日,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内人流如织,游客们沉浸在各式娱乐体验中。水上飞人惊险炫技引来阵阵喝彩,更有游客在清澈湖水中畅游嬉戏。亲子游乐场、网红秋千等设施凭借趣味性与互动性,成为热门打卡点。
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李女士赞叹:“这几天把博斯腾湖的景区逛了个遍,各有各的惊喜!”投喂海鸥成了孩子们最爱的活动,成群红嘴鸥盘旋于碧波之上,与游客绘就灵动画面。游客们手持鸟食,海鸥便乖巧地飞来觅食,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景。
景区还推出了系列文旅活动,从互动体验到非遗展演,全方位提升游客的参与感与获得感。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精准抓住现代游客追求“情绪价值”的核心诉求。高频互动引爆社交传播,打造“情绪价值”高地。水上娱乐项目的尖叫声、非遗集市里的赞叹声、投喂海鸥时的欢笑声,构成了这里的主旋律。国庆期间,大河口景区“博斯腾湖水上飞人”“体验快艇畅游博湖”等水上项目预订量同比激增2倍,这不仅是娱乐项目的胜利,更是景区“体验式经济”对“观光式经济”的迭代。
博斯腾湖莲海世界景区则展现了博斯腾湖柔美的一面。金秋十月,天高云淡,莲海世界迎来最佳观赏期。秋光澄澈,芦苇随风摇曳,苇絮如雪纷飞;湖水宛如碧玉,静谧镶嵌于天地之间。偶有雁群掠过湖面,构成一幅绝美的秋日画卷。在莲海世界景区莲海阁内,不少游客身着古风服饰拍照游览,巡回演出的表演者身着华服,用古典舞蹈与传统礼仪演绎东方美。
“尤其是莲海世界,水鸟翩跹、芦苇摇曳,走在里面就像在画中游,博湖‘江南水乡’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。”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李女士称赞道。
芦苇迷宫成为游客探秘的好去处,乘坐古雅画舫穿行其间,别有一番情趣。在莲海世界路亚垂钓处,钓鱼爱好者专注地盯着湖面,调整饵料、抛竿收线等动作娴熟流畅。“我既爱钓鱼又爱旅游,昨天特意从克拉玛依赶过来,在这里既能过足钓鱼瘾,又能欣赏莲海美景,简直是一举两得!”参赛选手巴音桑兴奋地说。
莲海世界以其静谧的生态美学,成为了都市人群寻求“精神栖息”的目的地。这里的“爆款”不是刺激的项目,而是一种状态:在万亩芦苇荡中“慢”下来,在睡莲池畔“静”下来,在一杯芦苇荷叶茶中“品”出来。
景区深挖“莲”“芦”文化内涵,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独具特色的消费产品——芦苇迷宫探险满足了家庭亲子客群的科普与趣味需求;民俗表演与体验则构建了深入理解当地文化的场景;而那杯回甘清冽的荷叶茶,更是将博斯腾湖的“味道”直接烙印在游客的味蕾记忆中。这正是“两山”理论的生动实践,优质的生态环境本身,就是最具竞争力的高端旅游产品。
跨界混搭塑造潮流IP,解锁“沙漠滨海”新玩法。博斯腾湖白鹭洲景区大胆打破了传统西北景区的刻板印象,以“沙漠+音乐节”、“沙海+星空露营”的跨界混搭,成功吸引了庞大的年轻客群。环湖公路是移动的风景线,沙雕群是凝固的艺术展,而音乐节则是引爆青春的狂欢派对。
白鹭洲景区的热闹从白天延续到夜晚。白天,“鹭洲印象·沙雕摄影打卡季”吸引众多游客驻足。以博斯腾湖风光、西游文化为主题的沙雕作品形态各异,家长们一边带孩子观赏,一边讲述沙雕背后的故事。“在这里,孩子不仅堆沙堡,还听了博斯腾湖的传说,收获特别大。”游客赵蕾分享道。
这种“白+黑”的全时运营模式(白天观景、夜晚嗨玩),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额度。特色沙海居“一房难求”,看日出、赏日落的“仪式感”消费,使得游客从“一日游”变为“过夜游”,有效拉动了整体旅游收入。白鹭洲的探索证明,即便是传统的自然资源,通过植入时尚、潮流的现代元素,也能焕发出惊人的市场号召力。
面对日均十万客流的压力测试,考验的是一座城市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水平。博湖县的答卷堪称优秀。
在旅游人气高涨的同时,博湖县各景区也做好了服务保障,优化细节、丰富产品体系,全力将博湖打造成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。通过科学实时监测各景区人流、车流密度,提前预警,智能分流,灵活增派观光车、开通临时接驳线路,确保了交通脉络的畅通,避免了“堵在路上、挤在门口”的窘境。
志愿服务成为双节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在各大景区,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,他们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、景点介绍、应急救助等服务,贴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。
“博小爱”“博湖蓝”志愿服务,有温度的软实力。遍布全域的200余名“博湖蓝”志愿者,成为了最动人的风景。他们不仅是导览员、救护员,更是文化讲解员和情感联络员。一句问候、一杯热水、一次搀扶,这些细微之处的贴心,构成了游客“体验感满满”的关键一环,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的幸福指数与口碑美誉度。
旅游的热度直接转化为民生的温度。博湖县周边农家乐、渔家乐餐位预订率连续数日达100%,博斯腾湖生态鱼、本地土鸡等食材供不应求。民宿入住率饱和,芦苇画、荷叶茶等文创特产销量翻番。这场旅游盛宴,真正实现了“流量”向“留量”、“人气”向“财气”的转化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强大引擎。
金秋博湖的这场文旅热潮,是一场自然生态与人文风情、传统底蕴与时尚潮流的完美共舞。当游客们带着喂鸥时的欢笑、品茶时的闲适、观星时的震撼踏上归途,他们带走的,不止是手机里的照片和行囊中的特产,更是一份关于美好生活的深刻体验。